左圖為粟米田 , 一枝粟米有多枝小粟米 , 而我們平時煲湯用的粟米一枝只係條大粟米 , 所以葉小姐話種粟米也是條條皆辛苦!
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
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
甲部探究問題一(研究結果2)
研究結果:
酸醶度7結果為:
6次D級
2次B級
2次D級(患病關係, 需要多做2次以平衝實驗)
1次A級
1次C級
酸醶度7以上結果為:
2次死亡(過醶)
7次D級
1次D級(患病關係, 需要多做1次以平衡實驗)
1次C級
研究結果:
綜合以上實驗結果, 結論並不符合我們初做實驗,
認為較醶的收成會比酸醶度7的收成好的預想
限制:
研究結果只限在熱帶草原
沒有考慮季節問題
個人對農場管理不善
沒有考慮肥料因素
酸醶度7結果為:
6次D級
2次B級
2次D級(患病關係, 需要多做2次以平衝實驗)
1次A級
1次C級
酸醶度7以上結果為:
2次死亡(過醶)
7次D級
1次D級(患病關係, 需要多做1次以平衡實驗)
1次C級
研究結果:
綜合以上實驗結果, 結論並不符合我們初做實驗,
認為較醶的收成會比酸醶度7的收成好的預想
限制:
研究結果只限在熱帶草原
沒有考慮季節問題
個人對農場管理不善
沒有考慮肥料因素
甲部探究問題一(研究結果1)
研究結果:
由於研究至一半時,己發覺研究不能進行(酸醶度問題令小麥不斷死亡)
因此決定停止
反思:
從此實驗中可見, 小麥只適合在酸醶度7的環境生長
因此這一問題可否透過改變植物而解決?
應對方法:
研究對象由小麥改為粟米
且研究改為研究酸醶值7還是7以上酸醶值較好
(因為綠田園導賞告訴我們沒有植物是喜歡酸性土攘的,
因此有此改變)
由於研究至一半時,己發覺研究不能進行(酸醶度問題令小麥不斷死亡)
因此決定停止
反思:
從此實驗中可見, 小麥只適合在酸醶度7的環境生長
因此這一問題可否透過改變植物而解決?
應對方法:
研究對象由小麥改為粟米
且研究改為研究酸醶值7還是7以上酸醶值較好
(因為綠田園導賞告訴我們沒有植物是喜歡酸性土攘的,
因此有此改變)
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
甲部探究問題一(研究詳程)
研究方法:
在練習島上種植小麥(各10次),分別以較酸及較醶的數值種植小麥,
觀察是那一數值所種植的結果更好
在練習島上種植小麥(各10次),分別以較酸及較醶的數值種植小麥,
觀察是那一數值所種植的結果更好
己有知識:
根據書本上及網上資料, 也都是說酸醶度維持在7為最好,
但我們已有的知識也只有在綠田園活動內導賞所說某些的作物是醶
點為好, 因此我們認為較醶的收成會較好
預其結果:
較醶的收成會比較酸的收成為好
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
訂閱:
文章 (Atom)